這座號稱由三萬多塊進口玻璃磚與百萬支紙管材料建構而成的(億元環保會館)
近來年房地產界引來不少話題與關注
無論是在材料的創新運用或建築工法的難度抑或是量體的規模與造價
在台灣房地產史上 , 都堪稱是一項創舉

本案位於台中七期新市政府中心區惠民路與市政北七路交叉口

此地段正式台中目前所有豪宅個案的聚集地

為了滿足金字塔頂級客層的需求與能見度的提高
建商無不在產品規劃上推程出新
接待中心的表現也都是緊貼著大馬路尋求最大的曝光

眾聲喧嘩中 , 唯獨龔書章其道而行

將建築物刻意退隱到基地後方
並以一封閉而深墨樸質的煤炭黑牆 , 圍塑出一個安靜詩意的中庭與靜池
讓中庭中的建築遠離都市繁囂獨自形成
進而界定出外在都市與內在環境之間喧鬧與寧靜的對比感
庭園中 , 則以一座如地景裝置般之物件(-自由流線的玻璃光體-)安靜地站而池面上

表現出於日與夜不同的獨特空間
這種與其()不如()的設計概念
成功的創造出一個看似不強勢卻清楚區隔的鮮明個性
進而成為房地產界眾所屬目的焦點與話題

 


明與暗
虛與實
軟與硬的空間層次

打破傳統的思維建構 , 大膽的運用建材 , 細膩的建築學以及環境工法 , 突破性是此案最大的特色
在材料建構與實體表層上 , 龔書章以同一單元或素材(木炭 , 玻璃磚及紙管)來大量堆積與編織
企圖表現出一種(數大便是美)的震撼 , 張力 , 進而形塑出一種獨特的表情

全案主要建材元素只有四種
完全不透光 , 不吸光的木炭
會透光 , 可以折射光線的玻璃磚
素樸的紡織用的紙筒紗錠紙管
以及最單純的水

這所有材料都是最原始的材質 , 同時也是既成材
接待中心拆除後 , 可以再利用 , 再回收
所有的材料也都是以最原始的面貌呈現 , 沒有過多的裝飾 , 想要表達的就是純粹真實
在這個設計案中 , 設計師最大的企圖在於藉由空間與材料的()(不變)
讓保有本質的材料及其清晰的建構形式
能表現出材料彼此之間的對話關係及其對比張力

同時藉由室外景觀上置入大片的靜謐水池造景 , 讓光盒本體與可回收的木炭牆面之間保有一定的距離 
 不僅清楚地表現出清晰的空間層次(-由外到內 , 由暗到明 , 由實到虛 , 由硬到軟
形成特殊的戲劇性張力與性格強烈的鮮明對比的趣味性

相同的 , 一系列不加裝飾的再生環保材料-)深墨樸質的木炭牆面 , 輕透玻璃磚 , 紙筒紗錠紙管
也因此更忠實而強烈地表現出輕與重的對話


數大為美的力量

在外部第一層的都市介面 , 是由上萬個可回收的黑色木炭建構出一層安靜的實體牆面

而在圍牆內部 , 則對比性地置入另一種可回收的材料
輕透的玻璃磚 , 來塑造一個有機曲面的建築本體
如此一來 , 玻璃磚讓整個牆面建築在白天與夜晚之間 , 都能再城市地景之中表現出不同的立面表情
白天所引領帶入室內的市外部的自然光線
夜晚則是利用室內的燈光照明 , 創造自本體發光的光盒效果

此外 , 在建築體外部由大量的玻璃磚所創造出的有機曲線 ,
 
轉換至室內空間時則以樸實自然而可回收的紙管所界定的曲形牆面
來形成一系列柔軟癌自由的開放空間 , 同時 , 於室內天花的部分 , 這一系列的紙管更轉成戲劇性得剖面表現
排列出連續不斷而波浪起伏的天花板 , 以與室內的弧型玻璃磚牆面形成虛實的對話
內部的動線也因外在玻璃的弧形關係清楚地被分劃出來



隨著自然光影的變化 , 當接近傍晚時 , 外部的光線與內部的光源被弧形牆面與動線給界定出來
說明兩種不同的關係卻同時存在一個空間中發生
除了基地本身特性與材質選擇 , 在整體造型上 , 龔書章以芬蘭Alvar Aalto設計的湖泊花器的曲線造型為原型設計
由於建築物本身的曲線造型 所以內部空間也是通透的 , 開放性 , 很像一個博物館的感覺 , 整個空間是一個自由的平面
人可以完全繞著建築物的曲線走 , 這樣的造型設計最大的挑戰不僅在於整棟建築外觀結構

玻璃磚的推砌工法 , 由百萬支管組織而成的波浪型天花 , 更是景密計算的完美演出 

這樣的豪宅不只呈現了獨樹一格的外觀造型
, 更提供了最新的環保觀念
成功的讓豪宅的行銷話題從那個容易讓人誤解的虛華的()這個字廣藝發展
延伸表達了關切社會話題的寬闊胸襟 ,龔書章用這棟環保生態建築表達最聰明的豪宅概念
成果的確是讓人驚艷的


以上內容轉自(室內 interior 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eam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